2012届高三第二次分科会发言材料
日期:2013-01-24 来源:教科院系统 关注:2223

科学迎高考  同心续辉煌  

——2012届高三第二次分科会发言材料  

一、下校视导反馈的问题  

考情少研究  方向不明  

学情少了解  问题不清  

资料少处理  照本宣科  

自主少思考  听之茫然  

问题少展示  不知错点  

课堂少互动  无处可问  

二、第二轮复习要讲究科学性  

1.特点:知识提升  分块  分专题(不面面俱到)  

        综合提升、交互式综合  

        层次提升、更深刻  

2.资源:名师交流 把准信息  

        针对学情  优化资料  

        课堂高效  课后反馈  

3.策略:精练重评  

        两个层次  一条主线  

三、提高试卷讲评课有效性的几种策略  

策略之一:试卷讲评时要分析错因,突出重点,照顾一般。  

学生试卷中出现错误最多的应是讲评的重点,当然有的题虽是少数人出错,但对其他同学有启发性的,也要重点讲评。  

策略之二:试卷讲评要重视方法,培养思维能力。  

数学解题渗透了不同的思维方法,培养学生思维方法是贯穿数学教学全过程的首要任务,因此方法是着急,发展学生思维是核心。讲评试卷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全面发展,使他们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提高。在讲评赛程中应充分体现数学自身的特点,淡化非重要的一般性演算,突出数学方法,寓方法于具体讲评中,依据题目类型的不同,恰如其分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。现代教学理论认为,理教学过程的主体,要想方设法调动其主观能动性,把蕴藏于学生身上的巨大学习潜能挖掘出来。实践表明,先让学生先说出解题思路,经过教师指点,得到正确解题方法,还要发现有没有其他解法各种解法重在思路上的分析,对比其解法上的不同特点,从中揭示最简或最佳的解法。  

策略之三:试卷讲评要多导精讲,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。  

联系地讲、创新地讲是我们教师的追求和目标。评析试卷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进行的教学活动,教师要用启发性的语言和问题,引导学生展开联想,探求创新的解法,以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。  

策略之四:试卷讲评要引导学生进行全面反思,扩大讲评成果。  

试卷讲评是针对全体同学的,而每个学生的情况各不相同。因此在试卷讲评后,要引导学生及时进行试卷的自我分析,借此让学生再次反思自己之所以做错某些题目的原因,并采取相应的改错措施,以免类似错误一犯再犯。  

四、省分科会有关高考信息  

1.《说明》中文科试卷模式有变  

2.命题趋势  

平稳发展;  

试卷风格不会大变;  

特色依旧体现。  

数学高考命题的五个特征不变  

(1)命题重点不会变:强化主干知识,强调知识之间的交叉、渗透和综合;坚持考有价值的数学,强调对数学本质的认识。  

(2)命题思想不会变:淡化特殊技巧,强调数学思想和方法;“三个避免”:避免需要死记硬背的内容;避免呆板的试题;避免繁琐的计算。  

(3)命题原则不会变:以思维能力(抽象概括能力、推理论证能力)为核心,全面考查各种数学能力与素质,对知识的考查侧重于理解和应用。  

(4)命题导向不会变:坚持数学应用。考查应用意识,应用题“贴近生活,背景公平,控制难度”;  

(5)难点设置  

文科  稳定难度起点(11年稍高了点)  

理科  稳定难度起点  可适当加大难度  


3.近五年考查主要内容所占分值统计表  

     

2007  

2008  

2009  

2010  

2011  

集合、逻辑用语  

7  

7  

8  

3  

9  

12  

5+5  

5+5  

10  

5  

函数、不等式  

21  

21  

28  

29  

23  

31  

11+0  

10+3  

19  

22  

数列  

18  

10  

8  

7  

9  

9  

9  

6  

13  

5  

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  

17  

17  

17  

14  

13  

14  

12+5  

12+5  

12  

12  

二项式排列组合  

(计算原理)  

8  

13  

10  

2  

10  

10  

5  

5  

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  

22  

22  

22  

22  

17  

22  

17  

17  

17  

17  

平面向量  

11  

11  

7  

5  

14  

6  

5  

5  

5  

5  

解析几何  

22  

17  

24  

30  

23  

20  

20  

15  

25  

23  

导数及其  

7  

10  

9  

13  

15  

9  

7  

12  

9  

9  

应用概率统计  

17  

17  

17  

19  

17  

17  

22  

17  

20  

22  

复数  

5  

5  

   

5  

5  

5  

算法与框图  

   

   

   

5  

5  

5  

5  

推理证明  

   

   

   

12  

8  

5  

5  

几何证明选讲  

   

   

   

  

5  

  

5  

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 

   

   

   

5  

5  

5  

5  

不等式选讲  

   

   

   

  

5  

  

5  

优选法与实验设计初步  

   

   

   

5  

5  

5